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我們的平台幫助工程領導者通過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遞歸RAG,將工程活動轉化為實時的可行見解,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
嗯。
你是在說「你不需要了解細節,把它外包給AI。」
我不相信這個。
在2010年代,我觀察到兩種類型的CTO
類型 #1:廣泛使用像Velocity、Puralsight Flow或其他工具,並根據這些人工指標來評價他們的開發者(和進度)
類型 #2:深入細節,確切知道發生了什麼和在哪裡
類型 #2 總是贏
在Type #2所領導的團隊中,生產力更高,事情也更能完成,沒有拐彎抹角。
Type #1則是在(或使文化變得像)更傳統的公司工作。那裡的經理不是技術人員,當經理提出建議時,開發人員會翻白眼。
有些人會說「但人工智慧是不同的!」
但結果將是相同的
開發者、工程領導者以及任何關注細節(確切了解他們團隊所做的事情)的人,將*永遠*超越那些將「理解重要部分」外包給機器的人。
明言顯而易見的事:那些追隨這波最新熱潮的經理(“利用 AI 獲取數據以管理你的團隊”)可能會驅趕那些不寫很多工單的高效開發者(因為他們只是‘懂得’並完成工作或與他人交流),並促進相反的情況。
21.89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