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人們常常會問:祖父母或曾祖父母在二戰期間做了什麼?他們是堅定的納粹分子嗎?是隨波逐流的“同路人”?還是抵抗者?
來自德國和以色列的學者研究發現,真正的事實是,人們往往傾向於將自己民族在納粹時期的角色記憶更積極的一面,這不僅在德國,在整個歐洲都是如此。
研究學者對來自比利時、法國、立陶宛、荷蘭、奧地利、波蘭、匈牙利和烏克蘭8個國家的超過5000名受訪者進行了訪問調查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相似的結果:人們往往把自己的民族看作是受害者和英雄。也就是說,他們既在納粹統治下受過苦,同時又勇敢地抵抗過。
此外,認為祖輩是出於恐懼或被迫與納粹合作的觀點也很普遍。受訪者很少表示他們的祖輩或同胞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自願與納粹佔領者合作的。
然而根據歷史的記載,在許多國家,政府或部分民眾積極地與德國佔領者合作。
德國美因茨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的研究負責人卡扎羅維茨卡(Fiona Kazarovytska)解釋說:“我們通常希望以積極的形象看待自己,因此也希望以積極的方式看待我們所屬的群體。”為了避免道德上的傷害,人們會保護自己的民族形象,從而為祖輩辯護。
但這種“集體失憶”的現象會造成涉及罪責或共同責任的歷史事實被淡化,甚至被扭曲成“別無選擇”的結果。卡扎羅維茨卡警告說,最危險的情況是,有些人乾脆不承認歷史,甚至徹底否認罪行。
研究人員還警告,在歐洲,右翼和極右翼勢力對紀念文化的攻擊正在增加,他們正利用這種心理機制:人們渴望一個積極的民族身份。這無疑將為質疑歷史事實、扭曲記憶創造空間。

26.95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