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共和黨目前在選區劃分上所做的事情是可憎的——但民主黨應該真正反思一下,為什麼在四年前我們有機會修正這一點時,民主黨如此不專注且缺乏理性。

2022年9月1日
@dylanmatt @albrgr 2021年投票權辯論中令我最沮喪的事情是,它過於專注於投票的可及性,而相對忽視了選區劃分。
這有助於避免黨內的分歧(民主黨內部的大部分成員對重新劃分選區的改革持安靜的反對態度),但也有其缺點。
@asthanaprav 藍州和紅州都會進行選區劃分,但目前眾議院的偏向共和黨的比例約為1.5%,而且由於特朗普歷史上相當不尋常的多州推動,這種情況即將變得更糟。
@HarmstonVe56329

8月10日 08:19
@asthanaprav 藍州和紅州都會進行選區劃分,但目前眾議院的偏向共和黨的比例約為1.5%,而且由於特朗普歷史上相當不尋常的多州推動,這種情況即將變得更糟。
@brianbeutler @mattyglesias 不論你對 Manchin/Sinema 的看法如何,在整個 HR 1 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對公眾撒謊,對我們的捐助者撒謊,並大聲壓制那些試圖告訴公眾真相的專家。
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不好的。

2022年9月1日
@dylanmatt @albrgr 這讓我想起了 @MattBruenig 的這個 - 在這個話題上有一些完全瘋狂的數字流傳,與他們辯論幾乎不可能,因為會受到人身攻擊,這導致了糟糕的決策和不良的外部後果。

@CathleenIsabel3 如果你真的對民主黨和共和黨州的選區劃分程度及其淨效應感興趣 - 我製作了一個互動式網頁小應用,測量每個州在兩個黨派偏見指標上的嚴重程度並解釋它們是什麼!

8月10日 08:19
@asthanaprav 藍州和紅州都會進行選區劃分,但目前眾議院的偏向共和黨的比例約為1.5%,而且由於特朗普歷史上相當不尋常的多州推動,這種情況即將變得更糟。
@brianbeutler @mattyglesias 大額捐款者被告知曼欽在地板投票前的可能一個月內對事情持開放態度。
也許他們只是被欺騙了——如果是這樣,那也很糟糕!
整件事在認知上是可怕的,我不明白你為什麼要轉移話題。
@jerrymayEwriter @tom_paine1737 不計算無證移民在普查中的淨黨派影響大約是零,這實際上反映了保守派運動的分析能力不佳,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這一點。
@steve__case @jerrymayEwriter @tom_paine1737 共和黨在過去八年中在低收入非白人選民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因此這不再具有黨派影響,或者說跡象已經翻轉——兩個聯盟尚未採納——競選資金的情況相似。
@SpeakingBee @tom_paine1737 @asthanaprav 我鼓勵你們看看這個!
@SaveFarrisLSU @joeykatzen 如果你逐州分析,顯然共和黨是淨受益者。
@HFlashmanVCKCB
@Dbarenholtz1

8月10日 09:20
@CathleenIsabel3 如果你真的對民主黨和共和黨州的選區劃分程度及其淨效應感興趣 - 我製作了一個互動式網頁小應用,測量每個州在兩個黨派偏見指標上的嚴重程度並解釋它們是什麼!
@VirginiaHo33518

8月10日 09:20
@CathleenIsabel3 如果你真的對民主黨和共和黨州的選區劃分程度及其淨效應感興趣 - 我製作了一個互動式網頁小應用,測量每個州在兩個黨派偏見指標上的嚴重程度並解釋它們是什麼!
@agentunknownuno

8月10日 09:20
@CathleenIsabel3 如果你真的對民主黨和共和黨州的選區劃分程度及其淨效應感興趣 - 我製作了一個互動式網頁小應用,測量每個州在兩個黨派偏見指標上的嚴重程度並解釋它們是什麼!
@BrendonPeak1

8月10日 09:20
@CathleenIsabel3 如果你真的對民主黨和共和黨州的選區劃分程度及其淨效應感興趣 - 我製作了一個互動式網頁小應用,測量每個州在兩個黨派偏見指標上的嚴重程度並解釋它們是什麼!
@DCCyclone @brianbeutler @mattyglesias 這裡有一種嚴重且明顯的內外部氛圍,知情者幾乎立即就知道這不會通過,而捐贈者階層卻被冷酷地拖延了一年以換取金錢。
我不知道任何接近這個過程的人怎麼會不認為犯了錯。
@tbone9070

8月10日 09:20
@CathleenIsabel3 如果你真的對民主黨和共和黨州的選區劃分程度及其淨效應感興趣 - 我製作了一個互動式網頁小應用,測量每個州在兩個黨派偏見指標上的嚴重程度並解釋它們是什麼!
@weinerimer @asthanaprav 這真的不是因為兩個原因:
1) 房屋投票份額並沒有很好地考慮到無對手選區或無對手選區的不同投票率
2) 總統投票與前一周期的國會投票的相關性比滯後的國會投票更高

8月10日 02:34
@panickssery @PoliticalKiwi 房屋地圖看起來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有偏見,但在2024年國會選舉中卻沒有,原因是共和黨在2022/2024年的搖擺區域推出了糟糕的候選人——你可以看出這不是地理效應,因為在州長/參議院選舉中也出現了這種情況。
@weinerimer @asthanaprav 如果你去查看德克薩斯州或北卡羅來納州等地的共和黨地圖製作人的法庭文件,他們在基準測試中大量引用了總統選票——這已經是幾十年的標準做法。
你必須假設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weinerimer @asthanaprav 如果你真的對這個感到好奇,自回歸結構基本上是如果你有一場與現任者的競賽,則為 cong_t ~ pres_{t-2} + 0.7*(cong_{t-2}-pres_{t-2}),而對於開放競賽則為 cong_t ~ pres_{t-2}。
也就是說,對於總統選舉有強烈的均值回歸。
@DCCyclone @brianbeutler @mattyglesias 相關地說,我對政策需求者的批評其實不僅僅是他們要求政策,而是他們經常通過一種泰勒主義的捐贈/資助最大化的地獄機器來選擇他們的政策需求,這種機器激勵他們不斷對當選者/捐贈者/媒體說謊。
@DCCyclone @brianbeutler @mattyglesias 討厭使用民調來做決策是非常時尚的,但不知為何,根據能為你帶來最多資金或提升受助者名單建立指標來做出戰略決策卻沒有受到批評,儘管這種情況更為普遍。
@Dbarenholtz1 藍州的人會告訴你,如果他們不努力讓自己的選區劃分變好,那麼他們就是在單方面解除武裝。
但中期的重新劃分選區是不同的。共和黨人只是想最大化他們在少數選票中掌握權力的機會。
270.42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