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来真有一个 AI 原生的 Web3 世界,它的底层基建会长什么样? 0G 的CEO Michael 提出了三层关键: 数据可用性(DA) → 智能体要能实时协调,就像开会时需要一块大家都能看到的白板。 计算层 → 不仅要能跑推理,还得保证结果能被别人检查验证, 索引层 → 相当于记忆与上下文回溯,帮智能体记住过去做过的事,不然就像失忆一样。每次都得从零开始。 @michaelh_0g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 未来 AI 的形态,不是“一个超大模型”统治一切,而是成千上万的小智能体像蜂群一样协作。 这些小智能体各自独立,却能互相交换数据、分工处理任务,形成群体智能。这样产生的通信和处理需求,反而比单一大模型还要庞大。 0G @0G_labs 的这种做法,是通过多共识的数据可用层 + GPU 加速,来保证这种群体协作不会因为性能限制而卡住。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模型更大才更聪明,但在去中心化的场景里,一个超级大脑并不现实。更符合 Web3 精神的,其实是无数轻量级智能体分布式协作,就像区块链网络的安全靠无数节点共同维护,而不是某一台超级计算机。 所以,AI 在 Web3 的未来,大概率不是单点突破,而是 群体智能的崛起。
5.0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