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請問,我們能停止這種無謂的爭論嗎?我今天在 @ETHIstanbul_io 的演講中剛剛提到過這個。
沒有所謂的「由 Ethereum 保障」與「本地保障」的區別。協議並不保障資產,它們保障的是代表這些資產的狀態。無論資產是從基礎層橋接過來還是在 L2 上本地鑄造 - 這都是無關緊要的(當然,考慮到當前大多數 rollup 的情況會更複雜,但那是因為它們實際上並沒有「繼承」來自 Ethereum 的安全性,因為它們是由多重簽名保障的)。

9月6日 01:22
大多數 L2 資產即使在 L2 是第二階段,也不繼承 Ethereum 的安全性。
這是我們在 Ethereum 中討論得不夠的挑戰。我們應該直面這個問題。
以下是 @hazeflow_xyz 根據 @l2beat 數據編制的 L2 資產彙編。
只有規範橋接的資產才能繼承 Ethereum 的安全保證。這僅占 L2 資產的 34%。
其餘的 66% 要麼依賴第三方橋接,要麼依賴 L2 本身。
規範橋接資產(34%)= Ethereum
第三方橋接資產(38%)= 非 Ethereum
本地鑄造資產(28%)= 非 Ethereum
為了繼承 Ethereum 的安全性,資產必須在 Ethereum L1 上鑄造並本地橋接。
更多規範橋接資產 = L2 更像 Ethereum
更少規範橋接資產 = L2 更少像 Ethereum
這裡存在激勵對齊問題 - L2 可能希望擁有更多本地發行的資產,以維持有價值的護城河。此外,在 L2 上鑄造資產還有用戶體驗和成本優勢。
基於 L1 的資產發行與 Rollups 配對提供了強有力的解決方案。
至少 - 在 L1 上的資產發行應該是強有力的默認選項。但目前尚不清楚這如何標準化或是否可行。


16.83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