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產品都始於一個問題。 “我的網站流量是多少?”(分析) “我今天應該處理哪些交易?”(客戶關係管理) “我能設計出我腦海中的東西嗎?”(設計工具) “這個人工智慧能幫我更快完成工作嗎?”(人工智慧助手) 用戶可能不會大聲說出來,但當他們打開你的產品時,他們在尋找答案。 產品的存在是為了消除不確定性。答案就是價值的時刻。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決定了增長。 有些產品給出的答案結束了對話。用戶得到了他們需要的東西,他們離開了,習慣就不會形成。 優秀的產品將這個答案轉化為一個更好的問題。更好的問題讓用戶更深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並將他們帶回來。 我稱之為“問題循環”。 問題循環是答案與它所創造的下一個問題之間的自我維持循環。每完成一個循環,習慣就會增強。打破循環,使用就會減退。 它適用於各個領域: 分析:“我的網站流量是多少?”→“它來自哪裡?”→“我如何獲得更多?” 設計工具:“我能設計出我腦海中的東西嗎?”→“我能更快地做到嗎?”→“我能做得更好嗎?” 客戶關係管理:“我今天應該處理哪些交易?”→“哪些交易有風險?”→“我如何推動它們?” 人工智慧工具:“這個人工智慧能幫我更快完成工作嗎?”→“它能預測我的下一步嗎?”→“它能讓我在任務上做得更好嗎?” 這個循環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好奇心是自我強化的。下一個問題由上一個答案的清晰度和速度驅動。 當循環中斷時,留存率就會崩潰: 如果答案不清晰,信任就會減弱。 如果答案花費太長時間,好奇心就會消退。 如果答案感覺是最終的,就沒有理由再回來。 在Crazy Egg,我們設計以保持循環的活力。輕鬆的答案通過使第一個答案立即且清晰地通過“第一分鐘測試”。但我們並不止步於此。每個答案都是下一個問題的入口。只需一次點擊,始終相關,輕鬆探索。 你可以測試任何產品的“問題循環”: 1. 給第一次使用的用戶一個常見問題。 2. 觀察他們多快能得到答案。 3. 看看這個答案是否自然引發下一個問題。 4. 看看他們是否能同樣輕鬆地回答第二個問題。 如果他們能,循環就活著。如果他們不能,你就是在借用注意力。 “問題循環”是每個持久產品內部的習慣引擎。
10.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