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關於AI與創造力的有用想法: (來自@david_perell @oliverburkeman @anuatluru @jasminewsun @vgr @millsbaker @bpoppenheimer @sethgodin等): - 無論AI帶來什麼樣的刺激萬花筒,我們最終都會感到厭倦。感到厭倦是我們所做的事情,結果證明這是最人性化的特徵。AI不會改變我們對新事物的無休止追求。 - AI是一種可以用於偉大事物或非常糟糕事物的工具。它可以是酷人的工具,也可以是壞人的工具。工具是中立的。我們發現了火,並用它來燒燬倫敦,但也用它來讓家庭保持溫暖。 - 展望未來,披露“這是用AI製作的”將感覺像說“這是打字而不是手寫的”一樣荒謬。無論某人是否使用AI來寫東西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某件事是否好。事物要麼好,要麼壞。用Amiga製作的Aphex Twin專輯並不比披頭士用磁帶錄製的東西更好。今天在Ableton上製作的東西並不比90年代用當時的軟件製作的東西更好或更差。 - 對於消費AI生成的內容有問題的人,只是在應對他們被取代的存在恐懼。很多創造力焦慮實際上是經濟焦慮,這種焦慮被擴散並投射到藝術精英主義上。我們應該承認這項技術是好的,這正是它構成經濟威脅的原因。 - 要在AI領域取得成功,你必須冒險。你必須做一些你從未嘗試過的事情。當人類沒有冒足夠的風險時,糟糕的結果就會出現。 - 關於AI的很多炒作是由一種你必須這樣做否則就會被拋在後面的感覺驅動的。但情況可能正好相反——你繼續謀生的最佳機會是不要加入競爭,保持一種經濟意義上的存在理由,擁有競爭優勢。專注於純人類的東西可能會帶來真正的好處,而不是讓自己被這些工具所塑造。 - 如果AI是媒介,那麼信息就是:“為什麼不再正常一點?”AI無法創造真正奇怪的東西,因為它無法真正違背人類通常傾向於創造的加權總和。 - 你花在坐著、提示、引導和等待LLM的時間,往往不會導致更快或更好的輸出。但進入提問的模式比盯著空白屏幕要容易,儘管你可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達到了更好的地方(甚至更快)。 - 現在,一件內容要傳播,必須足夠好以穿透噪音,並值得閱讀AI的機會成本。寫作質量有兩個組成部分:內在卓越(如瓊·迪迪翁的詩歌)和個性化相關性(它能多好地回答你的具體問題)。AI在第一方面較弱,但在第二方面表現出色。當人們在AI與寫作的辯論中陷入困境時,他們錯過了這種區別。 - 我們將看到向物理世界的遷移。如果數字內容已經過多,AI加速了這個問題。解決方案是在物理世界中創造事物,並捕捉人們的離線時間,在那裡一百個專注的支持者可以真正實現可持續生計。 - 在像洛杉磯這樣的地方(創意工作者通常為他人工作),那些不使用AI的人通過談論他們不使用它而獲得了地位提升。他們“高於此”。與此同時,使用AI的人通常通過談論它而失去地位。最終你會得到一種積極例子被壓制而消極例子被增強的情況。 - 從AI中獲得最佳結果的人最不需要它。擁有20年寫作經驗的人自然會比新手更好地提示——他們深厚的工藝知識轉化為更優越的AI協作。 - 你應該為最好的模型付費,每天使用它們,並對自己設定一個標準,讓AI使你的工作更好,而不是更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