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在談論過去20年來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事件,而它就在那裡,紅色的。 那條從2008年開始的垂直線是頁岩革命,這就是美國可以告訴OPEC去自便的原因。我們從進口60%的石油變成了淨出口國。這一戰略意義如此重大,以至於大多數人仍然無法處理它。自2015年以來的每一項外交政策決策都存在於這張圖表的下游。 實際上發生了什麼:水平鑽探加上水力壓裂使得二疊紀盆地變成了一台每天生產500萬桶的印鈔機。沙特在2014年試圖通過崩潰價格來扼殺它,但沒有成功。美國生產商變得更有效率,到2018年我們的產量超過了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石油美元仍然是儲備貨幣,只不過現在我們控制了貿易的雙方。 看看圖表上的其他國家。平坦。俄羅斯在2019年達到高峰。沙特自2005年以來基本上保持平穩。加拿大的產量上升,但那是昂貴的油砂。與此同時,美國在15年內增加了6000 TWh,大部分來自每個人都說不經濟的緊湊油層。水力壓裂的學習曲線如此陡峭,以至於盈虧平衡價格從每桶80美元降至每桶35美元,而產量卻增加了三倍。 這一點現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每個"能源轉型"模型都假設化石燃料供應受限,推高價格,使可再生能源具有競爭力。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美國每天生產1300萬桶石油意味著價格保持壓抑,這意味著轉型的經濟基礎完全依賴於補貼和法規,而不是市場力量。氣候政策辯論發生在與這張圖表所暗示的完全不同的現實中。 中國正在關注這一點,並知道他們錯過了窗口。他們沒有頁岩地質。他們被迫進口能源,而美國則能源獨立,能夠以每百萬英熱單位3美元的天然氣維持製造業的復興。那條垂直的紅線重新定義了對21世紀大國競爭的所有假設,接下來的十年將從這裡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