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位在中國創業超過十年的朋友聊了聊。他們在矽谷待了幾天,我問他們對這裡的看法。 他們笑著說:“我看到趨同。” 顯然,中國的人們覺得矽谷開始實行996也很搞笑。但我的朋友還認為,AI使得現在各地的軟體創新感覺更“像中國”——競爭激烈,發展迅速,甚至連長期成功的舊有企業也可能在一夜之間被淘汰。“高速度的運營卓越是唯一的護城河,”他們說。 我開玩笑說我也看到了另一種趨同——創始人的不當行為。十年前在中國,不可靠的創始人被視為商業成本的一部分。似乎每個人都在誇大、偷工減料或編造數字。溝通成本高,盡職調查成本高,大家都有點不在乎,因為無論如何,資金在流動。 最近,感覺矽谷也趕上了。我不是說這一切都不好,但你確實能感受到更多的半真半假和故事在流傳。 同時,我發現最近遇到的許多中國創始人出奇地開放和透明。我問我的朋友,我是不是運氣好(& 眼光獨到!),還是他們也注意到了同樣的情況。 他們說:“不,你是對的。人們現在更誠實了。但這不是因為每個人突然變得有德行——而是因為沒有錢。” 他們笑了。“即使對我們來說,我們不再‘出售’我們現有的業務,不對我們現有的投資者,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沒有錢。我們只是溝通事情的進展。當沒有買家時,假裝是沒有意義的。” 我覺得這既好笑又有點悲傷。但這也是事實——當資金充裕時,每個人都會表現得好一些。當沒有時,你忙著生存,無法為空洞的觀眾編造故事。 而現在在中國,情況是複雜的。在某些領域如機器人技術確實出現了泡沫,但許多其他行業已經冷卻。 我們能否都趨向於更多的行動而不是“講故事”?還是這需要一次崩潰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