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鏈拓荒 現在很少玩新的鏈了,在 DEFI 時期,一條新的鏈,只要押中了 Dex 借貸,大資金能很容易翻倍,或者數倍,代表是 @cronos_chain,第一周因為 KYC 幫人手動垮了 600 BTC +的量,小群 20人應該平均 500k 收益以上,DEFI 時期過了以後,就是銘文和 meme了,本質其實都差不多,注意力經濟,沒有很多機制和玩法的創新。 最近新的公鏈少了,融資少了,上線少了,大家已經放棄了要殺死 ETH 的幻想,生態和資源大部分和傳統的一樣,先來後到,這麼多年下來,也就 SOL 和 BSC 相對成功,這裡面背靠的是完整的交易所的生態體系,一般的公鏈是根本做不到這個程度的,鏈需要造富效應,而且是長期的造富效應,生態的建設者需要有機會套現,目前套現的最好方式,還是賣幣,當一條鏈沒有頂級交易所的上幣權,那麼我等韭菜就看不到大的賺錢機會。 以前我們看 TVL,看 tx 數,看交易量,在空投機制下,這些數據的真實性有一定的爭議,但是鏈上的數據都是有一定的成本的,或人力或資金,所以看起來沒人沒錢的鏈一定不用玩,@SuiNetwork 是這兩年唯一一條走出來的,一開始我就參與了,最早期喊了 @CetusProtocol,當時的生態真是一言難盡,整個生態除了 cetus 好像沒有正常人,後續靠 TVL 補貼,OTC 拉升幣價,以及數個生態項目上線頂級交易所,所以產生了共識,但是 sui 本身有啥東西,應該很多人說不出來,除了拉盤很猛還有啥。 在歷經無數條公鏈的發展以後,大家也認識到了一點,一條貴的公鏈不一定有,即使有,可能也大部分在 TGE 之前,所以也很少聽到殺手之類的話了,公鏈的性能已經只能是入場的及格分,無法作為亮點了,所謂的生態在現有的用戶畫像下很難做到,那麼路都死了怎麼走? 最近的公鏈融資,已經在找自己的定位了,也就是能做什麼,典型的就是 @PlasmaFDN @stable 還有 @stripe 要弄的 tempo,都瞄準支付這個方向,包括 @XLayerOfficial @Mantle_Official 也是,@trondao 是我知道唯一不靠交易所,不靠 DEFI,活得這麼好的公鏈,當然 @justinsuntron 孫哥是勞模,每個熱點都參與了,但這明顯不是 $trx 核心過得這麼好的原因,鏈上 40% 的 gas fee 來自於穩定幣的轉帳,所以基於這個點,大家開始想殺死 TRON 了,或者是搶佔份額,戰況應該會在未來一年內能看出勝負,最終還是看鏈上的數據,嘴說的沒用,至於其他的公鏈是幹什麼的,我感覺就算能說得出,基於自身資源也很難做得到,現在無非 RWA, AI, ZK,如果鏈本身不懂自己的資源優勢在哪,能做什麼和要做什麼,能成功的概率很低。 @XLayerOfficial 因為之前玩了 okc 和 okt,這次有點 ptsd 了,上周看推特感覺錯過了幾個億,今天看了下數據,感覺沒玩可能是對的,很難相信 @star_okx 會花很大的精力去做生態,而不是聚焦支付和一些真正的應用上,meme 撐不起整個生態,鏈需要有自己的定位,並且真的有用才能活得下來,繼續往下看看。
68.9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