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Arcana
研究@Delphi_Digital | 狗幣鑑賞家
機器人敘事終於在CT上引起了關注,這一切發生在我去年三月發佈原始論文之後。
而且,有一個人特別抓住了這個機會的上行潛力。
Andrew Kang是CT上為數不多的在機器人領域發聲的人之一,他在這一敘事成為熱門之前就已經在為機器人鼓與呼。
如果你還記得,去年二月,Kang對Figure Robot進行了1900萬美元的投資,他表示我們可能正處於機器人技術的拐點,因為最近在AI方面的進展持續推動著這個行業的發展。
真正引人注目的是他今年早些時候的一篇帖子,他將類人機器人機會與2013年的比特幣進行了比較,只是市場規模更大。
他聲稱這個領域將達到“萬億”的說法並非毫無根據,假設已經存在的共識觀點認為相關技術,如AI,未來也會達到類似的估值。
但是我們如何得出市場規模可能大於比特幣,以及“萬億”的誇張說法呢?
當然,這與類人機器人的商業化有關。
這是一個不對稱的機會,可能會帶來地緣政治影響,改變全球製造業的主導地位。
類人機器人的實施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生產成本的平衡效應。中國在廉價勞動力方面的主導地位減弱,可能會導致國內製造業的重新平衡和迴流。
然而,這並不完全對勞動力市場持樂觀態度。
最初,可能會出現供需缺口,這確實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儘管如此,這種需求最終會被不斷增加的機器人數量所抵消,這些機器人將自動化大多數製造工作。
這已經是事實,因為Figure Robot在今年早些時候宣佈了BotQ,這是一個高產量的機器人製造設施,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擴大生產。
這裡的想法是,市場規模相當於完全自動化全球製造業。
那麼,股票代碼是什麼?
問題是,即使這個論點是正確的,我們這些CT上的投機者如何獲得機器人領域的投資機會?
除了直接投資於像Figure Robot和Apptronik這樣的公司,下一種最佳選擇是通過生產硬件/軟件組件的上市公司間接投資(類似於Nvidia作為AI的代理投資)。
唯一的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現有選項已經是數十億美元的公司,你的上行空間是有限的。試著告訴那些在100k市值的垃圾幣中盲目投資的投機者。
更不用說,普通公眾沒有機會投資於新興的機器人初創公司,而這些機會通常只有合格投資者才能獲得——這與投資私人AI實驗室的困境是一樣的。
我在代理輪換之前的論點是,這些所謂的“AI代理”不過是虛幻的產品。
並不是我不相信AI與加密貨幣交叉的長期成功,而是加密貨幣往往會在敘事超前於其時間之前就開始炒作。
以預測市場為例。我們在2017年有Augur,遠在預測市場作為一個概念尚未成熟之前。其他每一個敘事也是如此,我很難相信機器人會是這個規則的例外。
然而,機器人作為一個行業本身肯定會帶來不對稱的回報。
話雖如此,它在加密貨幣中終於獲得了動力。就像AI和代理的敘事一樣,它必然會在投機性投資中顯示出類似的模式,投資於標榜為“機器人”的代幣,並藉助當前的炒作。
機器人作為加密貨幣的一個子行業已經建立,coingecko甚至為“機器人”代幣創建了一個類別。唯一剩下的就是推動這一敘事進一步發展的合適催化劑。
這正是AI代幣在過去幾年中經歷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波動的原因——高度受到純AI行業突破性進展的影響和觸發。
公眾對ChatGPT的反應在2022年底引發了被認為是“死去”的AI代幣的早期反彈。
去年底對代理的投機帶來了新一批AI代幣,包括Virtuals和ai16z。事實上,部署在Virtuals上的代理代幣有自己的獨立反彈,完全與第一波AI代幣的先行者無關。
過去的表現者如$TAO、$RNDR和$FET在這一年中表現平平或下跌。
看起來這個論點終於在發揮作用。如果這些機器人公司或Elon宣傳Optimus有重大突破,我不會感到驚訝,這將引發一場全面的機器人主導的反彈。
但推出一個代幣並貼上機器人標籤並不需要太多。我可以列舉出一些在去年轉向AI的L1項目。
現在還為時已晚,這個領域的優質項目數量稀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會被類似於去年代理項目的機器人泡沫淹沒。
然而,我樂觀地認為,當市場平靜下來時,我們將有一些真正的瑰寶存活下來,整體機器人市場的市值將遠大於目前約4800億美元的估值。
在那之前,我們將乘著敘事的浪潮。




17.38K
"他走進來時想保住他的工作,結果給了我們100億美元,所以我們得到了100億"

unusual_whales2025年8月25日
特朗普談英特爾,$INTC,首席執行官:"他進來時想保住自己的工作,結果給了我們100億美元用於美國。我們做很多這樣的交易。我會做更多。"
669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