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搜集完加密市場數據和加密行業的新聞報導,利用我自建的深度分析Agent系統對2019年與2025年的加密市場狀態進行了一次比較分析,得出了個反直覺的結論: 監管明確 + 機構進入 + 技術成熟並非完全的利好,它們要求加密市場付出代價和血酬,具體表現為: -定價錨點轉移: 從內生價值轉向外部宏觀環境 -波動性結構化: 從獨立波動轉向系統性波動 -增長動能轉換: 從投機推動轉向宏觀周期驅動 -風險特徵改變: 從個體風險轉向系統性風險 一句話總結:加密市場陷入了“成熟化陷阱”,機構化讓加密資產獲得規模,但失去了作為"替代資產"的核心優勢。曾經的技術革命的novelty premium已消失,這就是為什麼ZK、FHE等等這些To Vitalik的天王級技術敘事項目紛紛失去王冠在CT輿論場被屢屢公開羞辱。 那麼,面對這場“十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這些仍在場內的散戶,該怎麼轉化投資思維呢? 首先,要拒絕深度參與除了已經得到市場牛熊周期驗證的微策略之外的財庫型美股投機交易,轉換為巴菲特思維,尋找能持續產生現金流和有代幣回購可能的公鏈/DeFi協議並長期持有; 其次,如果堅持通過押注“技術敘事”博高Alpha暴擊的投資風格,那就需要高度關注AI X Crypto這個兩大科技成長領域的交叉區的範式更迭,如推出Agent集群產品GRID的 @SentientAGI 、驗證推理裡訓練AI技術範式的 @ReiNetwork0x 等。 最後,加密行業需要新的技術突破才能重新獲得獨立性和享受高估值溢價,誰能把高性能公鏈與鏈上納斯達克完美結合實現SEC Project Crypto描繪的現代金融基礎設施的落地,誰將成為加密行業裡的英偉達。個人更Bullish Solana而非以太坊。 以上。
15.6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