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François Chollet
聯合創始人 @ndea.聯合創始人 @arcprize.Keras 和ARC-AGI的建立者。《Deep Learning with Python》的作者。
我會接受這個賭注的另一方...

David Scott Patterson8月24日 05:53
到2030年,所有工作將被AI和機器人取代。
輕而易舉。
美國勞動力約為1.7億工人。
其中約8000萬個工作包括動手操作。
自動化系統每週可以工作四個班次。
要替代所有體力勞動,大約需要2000萬個自主系統——包括自主車輛、自動化設備和機器人。
在接下來的四年內,這可以輕鬆實現。
那些說在四年內不可能建造那麼多系統的人是妄想。
作為比較,去年美國售出了1600萬輛汽車。
汽車的質量是類人機器人質量的20倍。
如果機器人以與汽車相同的速度銷售,那將是每年3.2億個機器人。
即使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足以替代所有人類的體力勞動。
70.48K
美國工人中對大型語言模型(LLM)的採用接近50%。與此同時,勞動生產率的增長低於2020年。
在這裡可以提出許多反駁論點,例如:“他們還不知道如何利用它提高生產力,他們只使用了1-2年”,“50%仍然太低,無法看到影響”,“明年的模型將會好得驚人”,等等。
但我認為我們現在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說,2023年的論點“LLM將使工人的生產力提高10倍”(有些人甚至引用了100倍)可能並不準確。

Oyvind8月20日 22:35
根據斯坦福大學和世界銀行的調查,到2025年6月/7月,美國工人中LLM的採用率上升至45.9%。
推理需求將繼續激增,不僅因為用戶數量和每個用戶的使用量增加,還因為更新、更先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需要更多的推理計算能力。
來源:斯坦福大學,世界銀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

906.15K
關於無人駕駛打車經濟學的開放問題:
1. 去掉司機後,成本降低(相較於Uber/Lyft)會是多少?
2. 這種成本降低會增加多少需求?
3. 用戶體驗的顯著變化會影響需求嗎?
4. 我們會看到地理可用性的大幅增加嗎(不需要司機 = 可以在路上增加更多出租車)?
對於第1點:在考慮其他所有因素後,Lyft/Uber乘車的勞動力成本僅占價格的20-40%,這在最佳情況下將降低成本限制在-40%。然而,無人駕駛出租車網絡將有顯著更高的固定成本(人工智慧工程師、數據中心)和非零的附加單位成本(頻繁的內部清潔、自駕硬體的攤銷),所以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更像是-15-20%。
因此,毫無疑問,規模化的自主出行將比當前的打車服務便宜。但效果的大小將遠小於大多數人預期的。它們仍然會相對昂貴。
對於第2點:可能不會太多——由於動態定價,價格已經波動超過這個範圍,幾年前Uber大力補貼需求,因此我們有一些數據可以了解20%便宜的乘車會發生什麼。在Uber/Lyft已經服務良好的地區,按里程計算的市場總量可能增長約20%,而按美元計算則保持不變。
對於第3點:我們已經知道(通過Waymo的部署)人們更喜歡車裡沒有司機,且對價格不敏感的客戶願意為這種體驗支付更多。但並非所有都是積極的:人們對汽車清潔度有擔憂(雖然可以輕鬆解決,但這會增加單位成本)。總體而言,我認為用戶體驗的變化不會大幅增加市場總量,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價格和可用性將是關鍵因素。
對於第4點:這一點更像是一個不確定因素。自主網絡的大部分成本是固定成本;增量單位成本主要是汽車成本的攤銷(一個小數)和清潔。這意味著自主網絡有潛力比當前的Uber/Lyft網絡覆蓋更廣。但這些網絡肯定不會擴展到*任何地方*,至少不會有短暫的等待時間。我認為我們會看到由於這一效應市場總量的增加,或許是+20-30%。
總體而言:我們應該預期市場總量在美元方面的增量增加,但整體市場更像是Uber++而不是一種新的交通範式。美國大多數人,尤其是在稀疏地區,仍然會開自己的車。
36.92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