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難對特斯拉的長期前景(4年展望)持悲觀態度。想想Model 3的時刻,但這次是針對勞動力本身。 這些機器人最終會以40,000美元的價格大規模銷售(類似於特斯拉Y),但生產成本僅為電動車的五分之一。利潤將主導市場,買家將是全球性的。埃隆有一天會賣出比汽車更多的機器人。 是的,美國會有另外兩個不錯的競爭者,中國會有四個,但這無關緊要。特斯拉擁有工廠、分銷渠道,最重要的是……來自FSD的軟體自主堆疊以及來自車隊數據和xAI的AI訓練規模。 在短期內(12-24個月):FSD訴訟、宏觀需求、利潤承壓,機器人原型仍然笨拙。股票可能會劇烈波動。 在更長的時間範圍內(3-5年):一旦機器人在基本工廠/倉庫部署上達到“足夠好”,採用率將會爆炸。一旦Optimus在家務上表現不錯,那就結束了。 想想: 工廠工作 客戶服務工作 警務工作與監控 配送 家庭護理 娛樂/陪伴 建築 農業 災難響應 軍事和太空 教育
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