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喜歡這次對話。我最喜歡的是@cyantist 的教堂,以及@jacksondahl 的每一個問題,輕鬆地揭示了與人交談的本質。 說實話,最近在@DialecticPod 播放列表上 binge 聽,沒能完成太多工作——字裡行間蘊含了太多智慧。
Jackson Dahl
Jackson Dahl8月20日 22:32
我與Cyan Banister(@cyantist)談論了她在一個夢遊成人的世界中以孩子般的驚奇生活的獨特方法。 Cyan過著獨特的生活。儘管經歷了青少年時期的無家可歸,她依然極具責任感和樂觀;儘管感覺像個外星人,她依然熱愛他人;儘管更相信魔法而非數據室,她依然是一位世界級的投資者。 Cyan在幾個地方以非凡的方式講述了她的精彩故事,因此我決定與她談談她在世界中尋找驚奇的哲學。用她的話來說,可以總結為類似於法語中的dérive,或一種有意的漂流。 Cyan從不感到無聊,總是充滿好奇,內心世界與外部世界的豐富性同樣令她著迷。 亮點: - "像飛蛾撲火": 她的丈夫Scott說,人們被Cyan吸引,因為每個人都想要找回他們的童年 - 找到戴上"魔法眼鏡"的方法: 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看待世界,你會驚訝於你發現的事物 - 真正的信念是稀有的: 當Peter Thiel在FF為你破例時,你知道你在以不同的信念水平運作 - 收集稀有的思想: 當你遇到特別的人時,他們會拓寬你的視野,你可以在心裡問自己他們會如何看待某種情況 - "一切都是我的錯": 激進的責任感改變每一種情況,早上整理床鋪是給未來自己的情書 - "它是快樂的": 當你以超然的態度觀察自己的思想時會發生什麼——不是"我快樂",而是"它是快樂的"? - "這根本不重要": 為什麼比爾·默里著名的台詞根本不是關於虛無主義,而恰恰相反——它幫助我們定位什麼才是重要的 完整的文字記錄和所有鏈接見下文。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