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的企業鏈在多年前嘗試過但失敗了。 為什麼?因為沒有人足夠信任這些鏈的中央控制者去在這些鏈上建立業務。我們在幾十年裡看到過無數次去平台化的故事。 可能有一些方法可以讓這些鏈運作,但這需要實現可信的中立性和嚴格的去中心化。對於大多數企業L1項目來說,這似乎不是計劃,甚至也不可能實現。 來自 @tian_ling84099(保羅·布羅迪,安永):
Kydo
Kydo8月12日 22:24
這是對以太坊最看漲的事情。 最近一波大型金融科技公司(Stripe、Circle)推出自己的L1並不是L2理論已經死去的標誌。這是世界分裂成兩個陣營的最清晰信號: 無限審查抵抗 / 或 / 零審查抵抗。 在這種分裂中,以太坊佔據了一个極端。 人們想像審查抵抗是一種滑動尺度,你可以在中間某個地方停留,獲得“足夠的”去中心化。但在實踐中,中間會崩潰。一旦一個鏈能夠進行審查,就不可能區分“某種審查”和“完全審查”。用戶、監管者和交易對手將其視為完全中心化。 這種崩潰迫使建設者做出選擇。如果你需要你的系統不可阻擋,你就選擇無限審查抵抗的選項:以太坊及其擴展解決方案。如果你不需要,那你不妨完全採用許可模式,因為中心化的監管、運營和商業優勢只有在你停止假裝去中心化時才會顯現。 這就是為什麼中間(Aptos、Sui、Avalanche)將被擠壓到零。他們會試圖通過激勵和合作夥伴關係來獲取相關性,但他們在一個無人區競爭,既沒有審查抵抗陣營也沒有許可陣營會認真對待他們。歷史上充滿了這些失敗的混合體——開放互聯網的AOL,80年代的專有“幾乎Unix”系統,當真正的開源和完全封閉的平台佔領市場時,關閉的“有點開放”軟體生態系統消失了。 這種分化已經到來。
119.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