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t 在這裡是 1000% 正確的,傳統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推出的區塊鏈數量不斷增加,這對 $LINK 是極其看漲的。 為什麼?因為這與 @Chainlink 十年來一直在構建的理論完美契合。 將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區塊鏈的寒武紀大爆發(公共與私有,L1 與 L2,DeFi 與 TradFi,EVM 與非 EVM 等) 而我們歷史上看到的情況是,區塊鏈要成功,需要為開發者提供一系列關鍵服務。 - 數據預言機:DeFi 應用需要市場定價數據用於借貸和永續合約的用例,而 TradFi 需要淨資產值(NAV)數據用於代幣化基金的發行/贖回和代幣化股票的公司行為數據。儲備證明提供了對代幣化/包裝資產的透明度。資產發行者需要數據服務來使他們的代幣在鏈上經濟中有用。 - 跨鏈預言機:加密原生和代幣化資產需要能夠在任何公共/私有區塊鏈之間安全轉移,以訪問更大的潛在買家池,並啟用跨鏈交付對支付(DvP)和支付對支付(PvP)工作流。資產需要跨鏈移動,以及使資產在交易對手之間可操作和有用的數據。 - 合規預言機:受監管的代幣化資產需要遵守各種法規和內部業務邏輯規則,涉及身份驗證和風險管理。自動化合規操作減少了買賣的摩擦,並解鎖了 TradFi 將其資本引入鏈上的能力。 - 隱私預言機:敏感數據通常需要在不暴露基礎數據集的情況下提供給智能合約。私有鏈也需要與公共鏈互操作,同時僅選擇性地揭示完成交易所需的數據。私有鏈之間的跨鏈操作需要保持數據完全加密。 - 傳統系統預言機:TradFi 希望使用其現有基礎設施和消息標準(例如,Swift、FIX、DTCC)在任何公共/私有區塊鏈上訪問和發起交易。機構不想手動與數百個單獨集成,他們希望有一個單一的集成網關來接入。交易和資產的狀態也需要從區塊鏈同步回傳統系統。 Chainlink 是唯一一個提供所有這些服務及更多服務的統一和模組化平台,同時還提供基礎設施來協調跨越所有這些服務以及任何鏈上或鏈下系統的複雜交易工作流,通過去中心化的運行環境。 Chainlink 還為機構提供了以數字轉移代理(DTA)、交付對支付(DvP)和自動合規引擎(ACE)為中心的預打包解決方案。 除了被絕大多數 DeFi 使用(在所有鏈上佔有 68% 的市場份額,在以太坊上佔有 84% 的市場份額),Chainlink 已經與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機構合作,推動區塊鏈和代幣化資產的採用(Swift、DTCC、Euroclear、摩根大通、萬事達卡、巴西中央銀行、瑞銀、SBI、富達國際、澳新銀行等)。 不僅如此,Chainlink 還能夠通過 Scale 計劃和涵蓋 Chainlink 服務在這些鏈上集成、使用和維護的企業交易,直接實現 Chainlink 服務在區塊鏈上的集成和部署的貨幣化。 這些服務的鏈上收入,以及來自 Scale 和企業交易的鏈下收入,直接為 $LINK 代幣回購提供資金,推動最近宣布的 Chainlink 儲備的增長。 Chainlink 服務已經在 60 多個區塊鏈網絡上保護了 910 億美元,通過 2000 多個預言機網絡被 450 多個應用程序使用,越來越多的公共和私有區塊鏈也在不斷集成。 更多的區塊鏈 -> 更多的 Chainlink 服務的部署和使用 -> 更多的鏈上和鏈下收入 -> 更多的 $LINK 代幣回購 -> 繼續擴展 Chainlink 主導地位的財務資源。
mert | helius.dev
mert | helius.dev8月12日 19:09
你可能覺得我瘋了,但所有這些公司推出L1鏈,可能對LINK最有利?
106.4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