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比特幣在(生成)人工智慧之前出現是有很強的理由的。 兩者都依賴於計算能力和摩爾定律。 比特幣還需要大規模採用密碼學(直到1999年之前,這一領域受到嚴格的出口管制),以及一個迫切需要替代貨幣系統的宏觀環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但這些基礎組件自1990年代以來一直處於休眠狀態。 人工智慧只能在2010年之後發生,當時芯片突然變得足夠強大,讓神經網絡開始運作。
此外,可以說到2008年時,互聯網已經達到了臨界質量和逃逸速度(iPhone於2007年推出)。這意味著當比特幣推出時,它擁有一個現成的分發渠道,可以迅速傳播其思想病毒,個人可以自由地使用越來越便宜的個人計算設備參與網絡。 簡而言之,比特幣的啟動門檻(加密技術、個人計算、分發渠道)低於人工智慧,因此它首先發生。
41.14K